上犹电脑信息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上犹电脑信息网 > 设置问题 >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作者:上犹日期:

返回目录:设置问题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社会办医扶植力度的加强,在梳理一系列政策后,健康点发现近年国家在社会办医上已经对其医疗布局、人力资源、社会办医审批制等领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

开诊所又迎来重大利好。

6月1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就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主要举措和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进展举行发布会。

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组织清理“无谓证明”,没有法律依据证明一律取消,同时取消医疗机构验资证明,由申请人对注册资金真实性负责等。

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开诊所将更加容易。这主要体现在流程的简化上。

也就是说,办证人只要跑一次窗口,递交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书和执业登记注册书后可迅速拿到许可证。此前,想要开办类似机构,医疗机构行政审批至少要分四步:首先设置申请单位(人)提交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相关材料,其次领取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第三设置申请单位(人)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相关材料,最后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一套流程下来,法定办结时限需要至少75个工作日。

此外,在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满5年的前提下,办证人首先需要向当地卫计部门提交诊所设置资料,这其中就包括9大项内容,涉及机构不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家。这种审批流程的简化,对一些想要或正在布局连锁诊所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药企、连锁药房等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在简化开办诊所流程的同时,也对其前期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知》显示,未来,在申请执业登记前,举办人应当对设置医疗机构的可行性和对周边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医疗机构的选址布局、功能定位、服务方式、诊疗科目、人员配备、床位数量、设备设施等事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进行审核,合格发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书》取消后,缺少了预审批环节,医疗机构申办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旦哪个细节出了问题,审核就可能不通过,如此一来,相应的装修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环评成本、消防成本等都会增加。

◆ ◆

信息化不可或缺

对于简化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开办流程来说,信息化设施的完善不可或缺。

在国家卫健委就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主要举措和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进展举行发布会上,郭燕红表示,国家卫健委推进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采取了许多创新措施。她提到,“通过电子化注册系统实现了服务于管理相对人、服务于政府高效监管、服务于社会公众。”2017年4月,在全国全面启动实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电子化注册改革。这个管理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网上公开办事信息、二是网上办理注册登记、精简材料、环节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了“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这也为此次《通知》所提到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

此外,卫健委还在通过信息化推动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加快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群众看病就医。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登记注册信息通过电子化注册系统后台关联整合集成,形成医疗资源配置地图,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随时调取、分析医疗资源的使用、流动和运行情况。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健康中国APP、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登录电子化注册系统的信息查询端口,查询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未来,卫健委还将继续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相关办事效率。郭燕红表示,卫健委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二是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电子化注册系统横向联通以及更广范围实现功能集成、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实现功能集成,让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办到底”,努力做到申请人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路;三是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鼓励各地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

◆ ◆

基层医疗借势发展

在梳理一系列政策后,健康点发现近年来国家在社会办医上已经对其医疗布局、人力资源等领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

2016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文件要求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

2017年2月,原卫计委修订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计委第12号文件,《实施细则》删除了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这让在职医生可以开办医疗机构成为了可能。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医师可以按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开办诊所。

2017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并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已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制定独立设置的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

此外,社会办医审批制也逐渐松动。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公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1日起施行,《办法》中对行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将开办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了。近日,吉林省卫计委也表态:自5月10日起,社会资本申请举办的医疗机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各市州,同时对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设置、执业登记等工作也一并下放到地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再审批任何社会资本办医机构。

从近几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可以发现,这种政策上的松绑为社会办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无论是大的民营资本还是小型私人医疗机构数量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院3.0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1.8万个;而2016年末全国共有医院是2.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而诊所数量比起去年更是激增约1.3万个。

这种发展势头在资本市场上也有所体现。据动脉网数据库统计,2013年至2018年5月期间,国内外基层医疗领域融资事件达347起,融资金额超303亿人民币,其中,国内融资事件数188起,融资金额超144亿人民币。2018年1-5月,国内基层医疗领域融资事件22起,同比增长57%,融资金额超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此外,目前医院、互联网医院、诊所领域为融资主力。此前,健康点也曾统计,2017年包括正广兴家庭医生集团、强森医疗、固生堂、唯儿诺儿科、卓正医疗等在内的诊所企业在一年内共获得了超过24亿元融资。

不难预见,未来随着《通知》的进一步落实,民营医院及诊所将借势发展,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规模,丰富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

内容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地传递医药市场信息,不代表新康界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精彩回顾—

诊所将迎来大爆发?卫健委: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两证合一”

一图读懂产业跃迁趋势

点击上图阅读文章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电脑蓝屏_电脑怎么了_win7问题_win10问题_设置问题_文件问题_上犹电脑信息网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