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电脑怎么了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01
前段时间,YouTube上的一个视频火了。
这个短片非常“讽刺”:
早起化妆一个小时,再躺回床上,
拍照发朋友圈:早啊!这样醒来!
开车到半山腰,拿着头盔拍照,
发朋友圈:完成30公里骑行!
把难喝的果汁扔进垃圾箱之前拍照
发朋友圈:超级健康的早餐,果汁比看起来更好。
这个短片的名字叫《虚假的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非常在意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
因为别人的一个点赞,开心很久。
因为别人的一句差评,难过忧郁。
那些用尽全力打造虚假自己的人,
才是活得最累的人。
02
有个大家熟悉的故事。
父子牵着驴去赶集,
儿子骑在驴上,父亲牵着驴。
半路听到路人说:
“这个孩子真不懂事,自己骑驴,不孝”。
他们听完觉得有道理,儿子下来,让父亲骑上去。
又走了一段,听到路人说:
“这个父亲真自私,自己骑驴,让儿子累着。”
他们觉得有道理,思来想去,两个人都坐了上去。
走着走着,听到路人指指点点:
“这父子真是太懒惰了,两个人都骑驴,驴不累死了。”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两个人索性把驴抬起来去赶集。
父子二人累得气喘吁吁。
当我们因为别人的评价不断改变时,
慢慢就忘记了当初为了什么出发。
03
亦舒曾说: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用来形容阿娇,再贴切不过。
艳照门事件后,面对非议,
陈冠希退出娱乐圈,张柏芝拒不回应,
只有阿娇,公开道歉,
一句“很傻很天真”成了大众的笑柄。
她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原谅。
可是她越道歉,外界的批评就越凶狠。
后来阿娇很少出现在镜头前,
偶尔出现,也是木木的、怯怯的,
眼里失掉了自信的神采。
渐渐地,成了一个“低自尊者”。
永远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低到尘埃里。
处处讨好别人。
你在意什么,
什么就会束缚你。
你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
就迷失在自己的心路里。
04
郑爽和她爸爸一起参加真人秀。
节目里,郑爽没吃饭就回房间了,
她爸爸问:别人都吃饭,为什么你不吃饭?
郑爽哭着说:
如果我变成一个胖子,谁还喜欢我?
郑爽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因为一句“你长得不好看”,
就把鹅蛋脸整成了网红脸,
因为一句“你最近胖了”,
就疯狂地节食减肥。
越是在意别人的评价,活得越辛苦。
去年有段时间,
郑爽频繁登上热搜:
“郑爽骂人”“郑爽放飞自我”“郑爽对粉丝”
文字脏话连篇,全是负能量。
郑爽曾说,
自己害怕网络暴力,不想成为负能量的人,
可到最后,她却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世上人千千万,
也有千千万万种模样。
你有千万种活法,
唯独不要因为别人一句话,
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05
很久之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和小女孩玩耍谈天,
萧伯纳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萧伯纳和你玩儿了一个下午。
小女孩马上回敬一句:
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
玛丽跟你玩儿了一下午。
后来,萧伯纳和友人谈起这件事:
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
大多数人并不如你想象中在意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
没有太多精力放在你身上,
无论你是出彩或是出丑。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
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06
《老友记》里,菲比跑步姿势很难看,
瑞秋觉得丢人,所以从来都不和他一起跑步。
菲比说:
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你应该知道,
他们不会出现在你接下来的生活里。
别人的评价,不管是好是坏,
都会随风淡去。
苏岑说:
评头论足只是无聊人的消遣,
何必看得如临大敌?
对你来说,“别人”没那么重要。
别人不知道你走过的路,
所以不了解你的乐与苦。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07
人际交往中,有个“262”法则:
在你周围的世界,无论你怎样,
都会有20%的人喜欢你,
60%的人觉得你无所谓,
20%的人讨厌你。
你要知道,即使你做得再好,
也会有人不喜欢你。
完美如林志玲,
从未在公共场合有过不得体的言行,
可还是会有人嘲讽她做作。
而在许多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凤姐,
也有狂热的支持者。
就像那句俗语说的:
你又不是人民币,
哪能人人都喜欢。
08
周冬雨因为鬼马造型登上热搜,
评论里都是“可爱”、“真实”、“不做作”。
可这之前,周冬雨被“黑”得很厉害,
拍完《山楂树之恋》,她被黑:
“除了静秋,她还能演什么?”
拍完《倾城之恋》,她被黑:
“简直是时尚黑洞,土到冒泡”。
导演说:你千万别上网。
但周冬雨控制不住就点开了微博,
看到网友的评论,她又震惊又伤心,
她也想过迎合网友,
但是没过两天就放弃了。
她说:
我觉得不要装,大家都很聪明,
但如果我真诚,大家也能感受到。
渐渐地,她找到了表达方式,
网友越发觉得她耿直不做作,
相比网友的评价,
她更看重自己的活法。
列斯科夫说:
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活给别人看,
一种是活给自己看。
活给别人看的人,疲惫不堪,
活给自己看的人,没有负担。
09
徐静蕾,一直活得特立独行,不被评价束缚。
《杜拉拉升职记》后,大家觉得她该趁热打铁,
可她对油画感兴趣,就跑到国外学油画。
《有一个地方》成功后,网友觉得她该抢占市场,
可她遇到了真爱,就全身心投入到感情里。
爱情修成正果,人们觉得她该结婚生子了,
可她迟迟不结婚,还跑到美国冰冻卵子。
虽然没有结婚,但一直在享受爱情。
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的节奏,
不会勉强自己去过别人嘴里的“人生”。
别人说什么很重要吗?
说到底,这份生活是自己的,
我们是为自己活着。
10
汤唯一出道,就站在了巅峰。
一部《色戒》把她捧上云端,也把她摔进泥潭,
被封杀后,她生活在流言蜚语中。
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浑浑噩噩,
还是不在乎“杂音”,忠于内心?
汤唯选择了后者,带着全部家当去了英国。
她去街头表演行为艺术,做羽毛球陪练,
疯狂练习英语,拼命学习电影知识。
在英国的这几年,
汤唯迅速从懵懂的女生成为优雅的女人。
汤唯曾说:
做一个优雅的女子,
不倾国,不倾城,
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
席慕蓉在《成长的痕迹》里说:
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
别人如何衡量你,
也全在于你如何衡量自己。
11
杨绛曾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发现,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真实的生活永远没有朋友圈里那么完美,
真正的美好也不是晒出来的。
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的风景,
真正属于你的生活。
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心软,真的会杀死自己
你的每个赞,都是在对我说晚安
发到圈里,让家人朋友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