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电脑信息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上犹电脑信息网 > 电脑蓝屏 > 见证70年|从车马邮路到万物互联,通讯方式变化看时代发展变迁-康佳蓝屏

见证70年|从车马邮路到万物互联,通讯方式变化看时代发展变迁-康佳蓝屏

作者:上犹日期:

返回目录:电脑蓝屏

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从亲手执笔写信到微信即时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回望历史,从书信、电报到电话、手机,通讯方式的一次又一次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时空变得更小、距离变得更近,并且,每一种方式都留下了特有的时代烙印,深深镌刻于每一代人的心间。


千里思念一“信”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书信便是人们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它满载相思,向相隔千山万水的亲人、爱人分享无数喜悦,因而显得特别弥足珍贵。建国初期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信也是我县市民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一纸素笺写满相思,跨越千山,走过万水,将思念传递。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电报字如金,如今网速飞快,距离再远也可近在咫尺……现年77岁的金存文老人,从事邮电工作30多年,亲眼见证并亲身体会了通讯方式的变迁。


“我1959年去部队参军,当时与家人联系完全依靠书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老家寄信,告诉家人在部队的近况,并将部队省下的补贴寄回去贴补家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金存文而言,书信是缓解乡愁又饱含亲情的家书,承载着他对家乡浓浓的思念。1971年3月,从部队回到家乡的金存文进入县邮电局工作,半年后他担任王村口区邮电支局局长。“当时王村口区共有5条邮路,那时候人们的通信方式主要还是书信,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步行去派送信件和报刊,每条邮路最少也有二三十封信,多的有五六十封。”金存文回忆道。“那时候乡下的路很多都还是山路,邮递员每天步行去送信送报,晴天的时候灰尘满天,雨天的时候泥泞不堪,但是看到别人收信后高兴的样子,再苦再累也值得。”金存文深知,一封封薄薄的家书,承载了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如果情况紧急,也可以发电报,那时候邮电局报房都配了专职的电报员,因为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所以要发电报的话,语言越简单越好。”金存文说。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书信已经不光光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时代印记。家住妙高街道金岸村的小周至今还收藏着不少十多年前的书信。“记得上初中后,虽然家里已经有了电话机,但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基本还是会选择写信与好友联系,有一段时间还流行交笔友,我也特意取了笔名与素未谋面的笔友进行书信往来,介绍自己的近况,也算是高强度学习下的一剂‘调味剂’。”说着,小周从书桌里取出一个老式书信盒,“书信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虽然上高中后就再没写过信,但翻到曾经的书信,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情怀。”随着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QQ、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相继出现,写信这一古老而充满仪式感的交流方式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相信,这真情流露的方寸之地,带给人们的情感共鸣永远不会消失。


腰别“BB机”手拿“大哥大”


固话“飞入”百姓家


“要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我认为通讯工具的变化最大。想想从前,再看看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85岁的县邮电局退休干部翁兆惟从1957年进入当时的县邮电局,一直到1995年退休,从事了40多年邮电工作,亲眼见证了我县市民通讯方式的不断变化,他由衷感叹,通信的变化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映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体现出了遂昌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


“1983年之前,我县用的都是磁石电话,磁石电话并不像自动电话那样直接拨号就能打通,而是要打到邮电局的总机,再由话务员转接,才能和对方通话。”翁兆惟告诉记者,当时全县总共有300多部磁石电话,而且随着使用电话的人逐渐增多,话务员一度成为热门职业,最多的时候邮电局共有25个话务员,“1983年,遂昌县城自动电话正式开通,结束了市话人工接续的历史。”


“电话业的发展让电报业务的需求量大幅下降,每100人年均拍发电报从1990年的14.23份下降到1998年的2份。”通过一组组数据,翁兆惟向记者说起了通讯方式的“成长史”,“但上世纪九十年代装电话需要1000多元的初装费,少数人才能安得起一部座机电话,固话还没有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普及,那时谁家安装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街坊邻居都会来看看。”随着电话自动化之后,寻呼机、“大哥大”、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的联系就更加便捷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寻呼机作为一种时髦的通讯工具闯入了大众的视野,寻呼机又叫BB机、BP机。“1992年在县邮电大楼顶建天线置无线发射机,9月28日开通无线寻呼126人工台,1994年又增开127无线寻呼自动台。”据《遂昌县志——邮电篇》记载,我县无线寻呼发展高峰是在1998年,当时我县无线寻呼用户由1992年的61户增加为6950户。但与其他大众通讯工具相比,寻呼机流行的时间可谓“昙花一现”,用市民潘瑞强的话来说,就是“来势汹汹,去时匆匆”。“当时谁要是有一部寻呼机,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出门往腰间一挂,走路都特别神气。”潘瑞强告诉记者,寻呼机分为数字机和中文机,1993年,他先买了第一部数字寻呼机,后来,大概在1996年,他又买了一台汉字机。数字机别人呼进来只能看到一串数字,汉字机相比数字机要方便许多,可以直接显示寻呼人的姓名、电话及事情内容,但寻呼机没有通话功能,要通话还是得找到电话。于是,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出现了另一种更为先进的通信工具“大哥大”。


“在90年代,买一部‘大哥大’需要花上好几万元,而且打电话价格昂贵,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购买使用,所以,腰别BB机,手拿‘大哥大’成了那个时代最令人羡慕的形象写照。”潘瑞强说。寻呼机的出现,还催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1996年5月,随着第一部无人值守公用磁卡电话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公用电话亭出现在我县的街头,成为当时的一道新风景线。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自动电话逐渐在我县迅速普及,那曾经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电话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1998年,当时的妙高镇大毛头村80户村民有74户装了电话,建成本县的第一个电话村,2001年7月,我县取消电话初装费,实行城乡电话同网同价,减轻了群众安装使用电话的负担,当年就新增电话用户6959户,之后,固定电话便如同生活必需品一样在每家每户普及。”翁兆惟告诉记者。


移动改变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移动电话异军突起,以更强大的科技支持和科技优势进入通讯市场。据《遂昌县志——邮电篇》记载,1993年12月20日,遂昌县邮电局投资100万元,安装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投入使用,在那之后,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用户开始增多,无线寻呼业开始衰退。


2001年7月15日,遂昌电信局推出小灵通业务。作为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的过渡产品,小灵通以方便、灵活、低资费等特点一度风靡遂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当时我周围几乎人手一部,在县城用就很方便,话费也很便宜。”曾经的小灵通用户占素红说,她当时花了100多元买来的小灵通,非常实用,每月话费也就十几元。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QQ的出现开启了网络通讯的新天地,人们通过QQ联系同学、亲友,认识网友。同时,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以其相对亲民的价格、易于携带的个头、功能齐全的特点很快取代了“大哥大”和小灵通,正式进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后,从黑白屏到彩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当时我在杭州工作,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花了1000多元钱买了第一部手机,是一部下翻盖的康佳蓝屏手机,机身是‘大哥大’的缩小版,机顶还有一根短短的‘天线’,但手机更新换代很快,功能也越来越齐全,没多久又出现了翻盖、滑盖的彩屏机,手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打电话、发短信到现在的上网、拍照、看电影,短短十几年,手机已从1G手机发展到4G手机,并且逐步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说起移动手机的发展,市民周惠长深有感触。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功能更加强大丰富:聊天、购物、学习、娱乐……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交流的需求,真正印证了昔日那句: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13年,47岁的市民周惠长和妻子都更换了智能手机。现在,他们不仅用手机联系亲友,还经常通过手机看电视、微信聊天,不久前还学会了用手机购物并付款。“以前打电话都是奢侈的事情,现在都能通过手机天天见面,真是时代造就人啊。”周惠长感慨道,现在每天晚饭过后,他都会通过手机与女儿、外甥进行微信视频通话。


昨天中午,家住茗月山庄的市民杨晓琦下班回到家便拿出手机通过支付宝点了一份肉丝汤粉干并支付,20分钟后,外卖就送到了家门口。如今,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许多事情都可以足不出户,随着电子支付的逐步普及,市民的消费方式正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今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便可以走遍天下。电话费包月随便打,数据流量任意用,随时随地与人聊天、看新闻、购物,连买菜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真是太方便了。”翁兆惟说,现在通信科技越来越发达,遂昌的各个乡镇(街道)几乎村村通光纤、户户有4G信号,在县城区内,许多地方Wifi信号全覆盖,大家享受的零距离智慧生活,这在上世纪八九十代是无法想象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70年,从车马邮路到即时通信,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时空在发展中“穿越”,距离在变化中缩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顾往昔,通讯工具的变迁,通讯方式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


本文标签:康佳蓝屏(1)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电脑蓝屏_电脑怎么了_win7问题_win10问题_设置问题_文件问题_上犹电脑信息网

关于我们